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翻译帮我们在“箱根”找了个别墅住了下来,其后我和阿松就去看几个工厂的设备,从纺织机械到电子产品,还有一些汽车生产厂。令人难受的是那个混蛋翻译就只会翻译常用的日语,就会说一些拍马屁的中国话,一到有关技术方面的名词就不灵了,急的那些企业的日本鬼子一个劲的“八格”。后来还是我想出办法,我们和他们笔谈,大多日本公司的高级职员汉字还凑合,实在不行再用英文笔谈,总算是搞明白了一些技术问题,在价格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,我和阿松感觉还不算高,比较起瑞士的要便宜,我考虑了今后的发展的需要,就主动的给对方留下了联络电话,建立了热线联系,对方也指定了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同我们联络,我们要求所有往来函件要用各自的语言,翻译问题各自解决。
0多天紧张的考察就这么结束了,我们回到香港,我老婆阿松老婆和那个小丫头都玩的筋疲力尽,买回来的大包小包的把几个旅行箱里塞的满满的,回来后她们也不来“烦”我们了,我和阿松难得清净的到中华总商会会馆(我们早都是那里的会员了)里找个僻静的地方安逸的聊了起来。
“阿松,你说香港为什么在几次全球性或地域性的经济危机中老是挺不住?”我喝着在香港难得品到的“洞毛尖问道。
“我估计还是香港的经济太开放和完全融入国际经济的结果吧。”阿松思索了一会回答道。
“那么新加坡就没有融入国际经济吗?台湾呢?还有韩国?”我继续问他,阿松眨巴着眼镜后面的双眼,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“比较起这几个地方,香港缺的就是自己的工业,特别是基础工业。”我一针见血的指出。
“上个世界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,固然是国际经济形式在起主导作用,但是不能不看到当时香港有自身的工业基础,那个时候香港在塑胶花、服装、钟表、玩具等轻工业方面都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基地。可是经济腾飞以后,香港的生活水准不成比例的大幅提高,人工上升的太快,地皮也不断飞涨,弄的很多业者在香港开不起工厂了,正好赶上大陆搞开放,对外有60%的出口经由香港转口,对内,提供非常好的政策用以吸引外资,于是香港大批的工厂内迁,或者要办新的工厂也开在内地,基本上把香港搬空了。”我吹了吹茶杯上的热气。
“那么内迁的工业还能算是自己的工业吗?显然不能算,在内地办工厂只能得到的是经营的利润,其他的是什么也得不到,相关工厂企业周边的各种服务和效益都不能在香港产生,也不能为香港人所利用。当在内地办厂的条件不再合适的时候,怎么办?再向哪里搬?现在广东一带的人工也不便宜了,地皮的价格也是一日三变,许多工厂又面临着十几年前在香港碰到的老问题。有的又往更远的内地迁,有的就干脆停下来,那么到将来再也没有地方搬迁的时候怎么办?现在已经有许多在内地办厂的已经经营不下去了,毕竟内地的各种税费要远远的多过香港,还有办厂需要的各种政府环境、治安环境等。这些都或多或少制约了香港对各种经济危机的应对能力。现在香港的现象是有很多香港人是拿回了自己所赚的钱,可是又不知道投向何方,各种游资在各种市场上无序的流动,一方面要找出路,另一方面会帮助洗黑钱和流入不是很正常的渠道,这也就是港人好赌的一个物质原因。钱作为资金是不能生钱的,只有作为资本的时候才能生钱,香港的游资是世界上最多的,这些游资在没有正确疏导的结果只能是游荡在流通领域,或是被银行或是被证券市场给套住,还有的就是被赌场、马场、烟花场和娱乐业给吃掉,这些你都是知道的。”我点上一支烟。
“而在腾飞起来的香港确也出现了不少超级富豪,排的上世界前500富的就有好几个,但是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在香港靠